正确”。
和上一次一模一样。
一样的象征着自然律法与家族传统的、铺陈在地面与座椅上的银叶与常青藤蔓装饰。
一样的穹顶上,那些被精灵工匠以绝妙技艺刻绘出的星辰轨迹,在注入魔力后,依旧流淌着幽微而冰冷的光辉,仿佛在模拟着某个早已逝去的星空。
一样的,由那位代表着家族古老秩序与律法的法冠长老,手持厚重的卷轴,走到审判庭中央,用苍老却力图庄重的声音,再次宣读着那冗长而充满自我美化的家族史。
「群星陨灭之夜,神以星光予以启示。
光自尘生,火自夜燃,
吾等受命,照亮万世归途。」
曾经谦卑的家族自称为“侍星者”,阐述他们只是偶然有幸得到神启,在诸神的恩赐下为迷茫的众生暂时引路。
他们宣称,当一切回归正轨,世界重归秩序与光明之后,他们会离开,回到广阔的天地间,和曾经一样,作为学者与歌者,自由地去记录,去歌唱,去体会生命的真实。
那时,众人感念他们的指引与牺牲,将象征希望与黎明的“晨星”之名,作为尊称赠予了他们。
随后,历史按照预言般推进。
秩序重建,黑暗精灵退隐地底,木精灵与海精灵回归山林与海洋的怀抱,一部分高等精灵追随先王远渡迷雾之海,前往传说中的永聚岛,远离了费伦大陆的纷争。
而留下的高等精灵,则在丰饶的河谷之地开辟出了新的家园,他们放弃了古老的王国形式,建立了更为松散的联盟,继续在这片大陆上书写着精灵族群的辉煌未来。
「吾等誓以血守星,以星庇族。
若天覆暗,吾心化炬;
若道蒙尘,吾眼为星。
以生守序,以死归光。」
誓言依旧铿锵,但语境已然变迁。
世界欣欣向荣,只需要几代人的平稳更替,精灵们便逐渐淡忘了曾经的绝望与黑暗。
白昼降临,那么,在黑暗中坚守的希望之火,似乎就应该自然而然地熄灭,或者,至少成为一段值得缅怀却无需执着的过往。
然而,这些自由学者与歌者的后裔,随着恐惧的消退,渐渐遗失了先祖的谦卑。世俗权力的甘美让他们沉醉,当血脉中的天赋开始衰退,深植骨髓的恐惧悄然蔓延。
「星陨再临,皆疑神隐。
惟晨星,不惧不疑。
吾等以血唤光,以同源维恩。
血纯如星,光永不灭。」
恩典?
或许最初确实是。
但神明远比凡人更为清醒与克制,祂深知,过度的依赖与扭曲的信仰会带来何种后果。
这样直接干涉命运、预知未来的力量,本就不能长久地存在于世间,干扰自然的平衡。
晨星家族中,那些真正能够从星辰轨迹中解读出命运丝线的后裔越来越少,直至连续数代,都未能诞生出足以传承古老秘术的天赋者。
神恩,正被神明沉默坚决地收回。
晨星,本应如同其名,在黎明到来时悄然隐没。
不惧不疑?
苍白无力的辩解。
若秘术失传,家族赖以生存、并借此获取超然地位的根基将彻底崩塌。
晨星将失去神圣的意义,沦为普通的精灵家族,甚至因为过往的孤高而遭到反噬。
晨星们开始恐惧。
于是,“守夜”开始。
他们将纯血与血脉保留等同于“守护星辰”。
近亲结合,这一在大多数文明中被视为禁忌的行为,在家族最高会议上被正式合法化——不仅合法化,更被刻意地神化、诗化:
星之血脉高贵而脆弱,绝不能与凡尘俗血混流,否则星辰之光将被浑浊的夜色吞噬,希望将彻底熄灭。
他们如此宣称,并将与任何异族,甚至与其他精灵分支的“过度”结合,都视为不可饶恕的重罪,严厉禁止。
“血的纯净”从此成为了家族的信仰。而那些无天赋、无启示的分支被视为“黯淡者”,被剔除出权力的核心。
在这种近乎偏执的坚持下,数百年后,一个拥有着卓绝天赋的女孩终于诞生,她身上显现出的、与星辰沟通的强大能力,重新点燃了家族延续“神恩”的希望。
她被命名为露萨瑞尔。
静默之光。
她沉静而温柔,仿佛天生就承载着星辰的意志。
她旁观着家族将她不甚光鲜的出身与复杂的血缘背景一同刻意埋葬,讳莫如深。
她知道理由。
黑暗之中的守夜者不应被铭记。
所需要的,只有光。
「星复其位,天启再鸣。
吾族为塔,为灯,为镜。」
神恩的再现,与露萨瑞尔在四百岁前就成为了大德鲁伊的传奇,让所有精灵不得不相信,晨星是真正被神恩赐的家族。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