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得了一个乖徒弟,他开心得很。
“不错。”江桥答道。
这小桥儿,才三岁怎么比他还老成?谢蓬山笑笑,带江桥落到一座足有三丈高的石碑面前。他把江桥扛到自己肩上,让他去摸石碑上的字。
“这是‘朝闻道’石碑。”谢蓬山道。
江桥仰头望,三尺小豆丁几乎看不见石碑的顶端。石碑终年云气缭绕,苦艾纠缠,上面“朝闻道”三个字是深深的古篆文,如虫蚁鳞蛇,不解其意。而石刻中还蕴含着刻碑者的一丝神念,江桥抚摸之时,整个石碑散发出粼粼灵光,阵阵光弧射出,仿佛周围环境都变得温润、清灵了几分。
“真是有缘得紧呀。”谢蓬山摸摸下巴,道。
别看小桥这个师父谢蓬山修仙修了几百年,但远离俗世,心性还如个少年一般,时见跳脱之意。
谢蓬山讲解道:“此处是我清微剑宗开山祖师抱朴道人悟道之所。抱朴道人于此处悟道之后,谓‘朝闻道,夕死可矣’,因此立了这块石碑。小桥儿,你看这其中,是不是有一股浓郁道意?”
“抱朴道人观此处天地四时分明,灵脉纵横交错,是绝佳的修仙问道之所。他取出龟甲卜了一卦,得卦‘无咎’,于是在此无咎山中开凿石室、筑立宫室,开宗立派,至今已数千年矣。”
江桥点点头,眼中终于见了一丝兴奋好奇之意。
带一个小娃娃,他不是手拿把掐的吗?谢蓬山心想。
谢蓬山牵着江桥,走过朝闻道石碑,只见石碑之后绵延出一长条石阶,蜿蜒旋转,直深入云端。石阶湿滑、青苔密布,两侧是石壁、古松,有时穿过狭洞,有时凌空飞度,玄意深深,道阻且长,长长地望不见尽头,不知终端在何处。
“我清微剑宗雄踞上三清之一的清微天,天下灵枢之中,千百年来,靠的就是这一股‘朝闻道,夕死可矣’的坚韧。三十三诸天之中,千门百派,大道三千,我清微剑宗雄居其首,谁可挑战,谁可取代?”谢蓬山言中有骄傲之意。
他牵着江桥走上第一级石阶,弯腰对江桥说:“而今,我们要踏上登仙之路了。”
江桥紧紧握着谢蓬山的手,小脸虽稚气却坚定,他稳稳地说:“是,师父。”
石阶虽古朴,每一阶踏上,都仿佛承载了千钧之力,前方仿佛有重重阻力,阻挡你跨出每一步,踩上每一级石阶。江桥小小的身体上,也布满了汗水。
谢蓬山一边走一边介绍道:“天下修仙者感抱朴道人问道之决心,行至‘朝闻道’石碑之前,必弃剑步行以示尊敬,不然无以到达通天之门。”
江桥见谢蓬山不知何时已经把长剑握在了手中,他指给江桥看:“你看,这两侧都是修仙者行经朝闻道之时,丢下的兵器,年深日久,都已经与石壁长到了一起,所以‘朝闻道’又称‘弃剑石’。”
许多长剑穿刺在巨石中,又有大刀被折成两截,刀柄朽烂,双刺、金钩、枪头、长鞭……武器林林总总,法宝数不胜数,行走在朝闻道,仿佛行走在荆棘丛中。虽说弃剑石显示了修仙人问道之决心,但不得不说也是清微剑宗威势逼人、力压天下。
谢蓬山已修至化神期,本行至朝闻道无需弃剑步行,但他为了向江桥展示登天之难,还是亲自带着他走了一段。不多时,谢蓬山运转灵力,足下生风,仿佛飞跃一样在石阶上跨过,空中传来他爽朗的笑声:
“小桥儿,传说凡人修成金仙,要经历三千二百劫,每一阶即是一劫,从今儿起,师父就带你飞跃‘三千阶’!小桥,抱紧啰!”
谢蓬山一手抱着江桥圆润的身体,江桥略微气喘,但脑袋到处转,目不暇接,眼前美景奇观之胜,让他几乎记不过来。刚路过了一处云海石鸡,又见到一处狮子吼月。谢蓬山脚下仿佛出现了虚影,他带着江桥不知跑过了多少阶,越过了多少天梯深涧,终于,行至一断崖之前,谢蓬山将手中长剑往前抛出,照胆剑化作一道流光,谢蓬山纵身飞上,毫不迟疑、一往无前,一跃而踏上了飞剑,从此冲破云海,眼前展露出一片新世界!
“小桥,欢迎来到清微天,玉京金阙。”
谢蓬山抱着小桥,云海渺茫,日出山巅,一大片纵横云气之中,数点青峰骤然出现。青峰之上,白鹤鸾鸟,祥瑞飞舞。越飞越近,青松倒挂、冷泉流蔼,无数亭台楼阁隐约期间,中间有白衣仙人练剑、调琴、打坐、诵经。白玉为墙、黄金作顶,云海之中,一座玉京金阙,骤然出现!
谢蓬山观云中白玉京,一座金阙隐约其间。他带着小桥落到一座石山顶上。峰顶是裸露的白石嶙峋,如叶背一般平阔起伏,有道道纹理。许多身着白衣的清微宗弟子,在峰顶上练剑,有老有少,年岁不一,有的已经黄发垂落,有的还扎着总角小髻。剑气纵横,直把山顶切出更多纹路。
谢蓬山摸摸小桥的发顶,觉得今天的参观已经差不多了。小桥儿见了这么多仙人遗迹,一定对修仙长生大道充满了渴望吧!他只要坐着等,就可以收获一个剑仙徒弟了!谢蓬山丝毫没想过让小桥修别的道法。到了清微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