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。”
陈问追问:“是何缘故?”
“应是择四子。”虚白答道。
陈问想了一会:“择四子?”
虚白撩起车帘,窗外已然从街巷闹街变成了云雾缭绕的山路,“陈施主,我们已经到了独坐幽篁里,这儿马车是不允许上去的。”
陈问也跟着下车,只见山门外诸多修士。
“独坐幽篁里是……”虚白刚想和他解释这里为什么取这名,却听陈问道:
“独坐幽篁里,弹琴复长啸,这名字由来是南陵祁氏老祖独自一人在这山中修行,而后弹琴开悟飞升去了,虚白如何,我说得对不对?”
虚白甚是惊讶,为自己的偏见道歉,“正是,陈施主见多识广,是小僧多嘴了。”
陈问被夸得昂首挺胸,他好歹在这住了这么多年,要是连这个常识都不知道的话,那可真是天怨人怒了。
“二位也是来参加择四子的?”身后突然传来一道清彻明亮的声音。
陈问转过头去,只见几个左耳戴着昙花耳坠的清秀少年,心口处也绣着昙花纹,他们正收着剑。
其中被簇拥着的少年容貌更甚,眉心一点红痣,一身半见色衣裳,脖上戴着长命锁,腰间佩戴一把如月流光的弯刀,衬得人间颜色如尘土。弯眉轻蹙,竟叫人分不清他是男子还是女子。
不过单凭昙花,陈问也知道他的来处,仙颐崔氏。他们的家纹是昙花纹,男左女右,男子左耳戴昙花耳坠,而女子则是右耳。
相传崔氏先祖,曾与花神结情缘,可惜人神之恋终违背天道,花神被贬为一年开一次的昙花,因而崔氏的象征为昙花。
又细看少年这昙花,是完全绽开之势,想必身份应十分尊贵,按年龄来算,应是崔长水或崔长昼二人其中一子。
“是哪门哪派哪家哪氏?”少年身边的人又问了一句。
陈问答道:“无门无派,散修闲人一个。”
红痣少年向他微微颔首,就要掠过他去。
可陈问却喊住他,毕竟是故人之子,也是好奇他叫什么名字,“这位公子姓甚名谁?你爹是?”
“仙颐崔氏,崔长水之子崔除恙。”
崔除恙只留下一句话就远去,陈问看着他上山的背影,只道:“不与崔长水像,倒学他的叔叔像了五分。”
虚白道:“陈施主,天色已晚,我们还是赶快上山去吧。”
趁着上山的空隙,虚白给他解释了什么是择四子。
上古有四方神兽,分别是东青龙、南朱雀、西白虎、北玄武。
几百年前,仙主会请出大巫来向上天请示旨意传承,每十年一次。而从仙家子弟中挑选出的四个人,便称为神子,如再被四神选中,就能承接四神的恩赐。
不过据传朱雀千年前陨落了。
陈问听完,有些疑惑,“为何之前我未曾听过这择四子?”
虚白道:“那是因为在几百年前,巫族人不知为何原因,早已避世。而不久前,人世中出现了一名巫族人,各仙家都想得到神的恩泽。”
他话没说完,但陈问完全能懂他的意思,神是神,仙是仙,而修仙界也被称为半仙界。各仙家都觊觎仙主之位已久,这谁能得到传承,这坐上仙主之位还不是手到擒来。
陈问还没死之前,上一任仙主之位落于左溪栗氏栗棕,而现在竟换更为南陵祁氏祁渡,两人可是差了百岁有余。
真是世事无常。
感慨到这,陈问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,“虚白,你既说这择四子是从各仙家中来挑选,那散人……”
虚白道:“陈施主当真聪慧,这的确是非仙家子弟不可来,但是小僧我有请柬,陈施主就不必担心。”
“哎呀呀,虚白你可真是好和尚啊。”陈问折下一枝春枝,别在腰后,欢快的小调在山林里回荡。
朦胧见月色,竹影弄人心。
重回旧地,陈问心绪很复杂,他躺在屋檐上,想借着亮星怀念过去,但总是被虚白的诵经声打断,他就是受不住这神神叨叨的声音,才跑出来。
陈问又尝试听了一会,听得两眼昏花,他听不懂,好似虚白来来回回就只念那两句。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