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不太好对你,对缉盗队指手画脚了。”
薛老爷轻声说道:“这样,不仅你不用被州里管着,等剿灭了一些山贼,隔三差五向宣州提点条件,崔绍捏着鼻子也会同意你。”
“毕竟,他欠着你的钱粮。”
李云眼睛一亮,一拍大腿,忍不住拍手赞叹道:“要不县尊你是当官的呢,这些弯弯绕绕你不说,我一时半会还真想不起来。”
“县尊说的对。”
李云微笑道:“是要经常去跟他们要钱,让他们心虚理亏!”
“官场上的弯弯绕绕,可不止这些。”
薛老爷这一次没有喝酒,他喝了口茶水,看向李云。
“你就学吧,要学的东西,多得很呢。”
李云笑了笑,开口道:“虽然不准备当官,但是这些东西,以后得了空,还真得跟县尊好好请教请教。”
薛老爷也是人,被李云这么不轻不重的拍了一记马屁之后,也是满脸笑容,他主动敬了李云一杯酒,然后呵呵一笑。
“老…老夫这些年官,也…也不是白当的。”
他说话已经开始大舌头了。
这个时候,薛小姐正好端着一盘菜蔬上来,见到已经摇摇晃晃的薛知县,她惊呼了一声,看着李云。
“呀,怎么喝这么多酒?”
薛韵儿瞪了李云一眼。
“不许再喝了。”
李云举起双手,笑着说道:“我没有喝多少,都是县尊在喝。”
薛小姐柳眉倒竖。
“谁也不许再喝了!”
………………
这一次,衙门的办事效率难得的高了起来。
崔刺史在青阳“闹腾”之后的第三天,宣州的剿匪文书,就正式发到了李云手里。
拿到了这份文书之后,李云为了防止那姓崔的猪头阴自己,他还特意拿给薛知县看了看,直到确认这东西,的的确确盖了真的刺史大印,李云才松了口气,高兴了起来。
他跟薛知县道了声谢,高高兴兴的回家去了。
到了院子里之后,张虎正在呼呼大睡,而李正正在翻看书籍,见到李云回来,他站了起来,合上书本。
这回是正经书了,看名字是一本诗集。
他合上书本,笑着说道:“二哥回来了。”
李云瞥了一眼诗集的名字,大步走到屋子里,把张虎给拍醒,然后拉着李正的衣袖,笑着说道:“走,咱们仨出去喝酒去!”
李正二人被他拉着出了院落,笑着问道:“二哥,什么是让你这么高兴?”
“州里的剿匪文书下来了。”
李某人拍着胸脯,笑呵呵的说道:“这是好事情,咱们出去庆祝庆祝。”
李正挠了挠头:“这算什么好事情,二哥不是讨厌那个姓崔的刺史么?”
“讨厌是讨厌,但是不妨碍这东西是好事情。”
李云笑呵呵的说道:“州里无有兵丁剿匪,咱们有人手却没有名头,那猪头一纸文书,几乎是分了半个刺史出来给我当。”
他抬头看向外面,缓缓说道。
“等咱们势力再大一些,宣州境内,咱们说谁是匪…”
“谁就是匪。”
私闯民宅!
初来乍到的崔绍,怎么也不会想到李云这个人的背景,到底有多么复杂。
在他看来,李云只是个为了家乡一腔热血剿匪的武夫,是个“循规蹈矩”的人,哪怕官府给了他剿匪的权力,他也只会老老实实的剿匪,不会有什么别的念头。
而事实上,当李云拿到这份文书之后,他就可以凭借剿匪的名义,拥有事实上组建武装,扩充武装,并且指挥作战的所有权力!
虽然这些权力,原本的李大寨主也有,但是那只仅限于山寨里,在绿林之中。
而现在,他有了合法组建武装的权力!
试想一下,当李云拿着州里的文书,奉官府的命令招募乡勇,并且给发工资的时候,能吸引多少人加入他的缉盗队?
总比招山贼有吸引力多了。
毕竟二百多年的大周王朝深入人心,能当官兵没有多少人会愿意去当山贼。
“半个刺史…”
李正挠了挠头:“有这么夸张吗?”
“往后你就知道了。”
李某人笑着说道:“这几天,你带人去一趟石埭,先打听打听石埭的大寨子有哪些,等过几天,我再带人过去。”
李正应了一声,点头道:“好,我明天就动身去石埭,”
说着,他看了一眼张虎,笑着问道:“二哥,虎子跟我一同去么?”
李云瞥了一旁猛猛干饭的张虎一眼,哑然一笑:“你想让他陪你去,那就一同去罢,一路上有个伴。”
李正咧嘴一笑。
“那我带他一起去。”
…………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