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这样一群人被围困在岛山城,其他倭兵怎敢不救?救不出来只是能力问题,救都不救那就是态度问题了。
所以暂时不必攻打岛山城本丸,趁机多消灭倭寇有生力量,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。”
麻贵答道:“在下已经已经明白!”
林大帅又道:“另外,如果从全局眼光来看,我大明水师还在熟悉南海的海情,尚未彻底封死倭寇海路。
如果我们陆上进度太快,几天就攻破蔚山,再几天就杀到釜山,那么倭寇必定如同惊弓之鸟,毫不犹豫的乘船逃回倭国,无异于纵虎归山。
所以目前我方的进攻不能太快,要等水师取得决定性大胜,彻底封死海路。
然后在陆上步步紧逼,最后才能达到全歼倭寇的目的。
如能抓个几万俘虏,那就更好不过了。”
麻总兵:“……”
前面的分析还算正常,怎么最后一句就这么奇怪?
你林大帅去年还完全不要俘虏,而今年为了尽可能多抓俘虏,竟然要“拖延”战机了?
林大帅拍了拍麻总兵的肩膀,故作高深的说:“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,政治是为经济服务的。”
麻贵不想再听大帅上课了,直接问道:“如果不继续攻城,在下明日做什么?”
林大帅下令说:“你率领本部兵马,负责去西边打援!
虽然目前你的战绩不如李如松,但也别差的太远吧?
所以本帅就将击败援军的任务交给你了,希望你能多刷点战绩!免得将来班师时,在李如松面前不好看。”
听到这话,麻总兵就像是打了鸡血,拍着胸脯说:“大帅放心,在下必定竭尽全力!”
到了次日,麻贵就率领本部一万四千兵马,向岛山城西边而去。
以大明精锐边军的战斗力,麻总兵自信凭借部下这一万四千兵马,就算遇上三四万倭军也不带怕的。
又次日,便有探骑回报说,有两路倭寇大军水陆并进,向着蔚山这边而来。
乘坐船只沿着太和江而来倭寇的旗帜上,有圆圈十字图案,人数不详。
而陆路倭寇的旗帜上,有圆圈三叶的图案,人数约有三万左右。
跟倭寇打到现在,大明这边探马也都知道,倭寇将领往往以“家纹”为战场标识,所以回禀情报时,也会带上家纹图案描述。
麻贵不懂分辨倭寇的家纹,但无所不知的林大帅应该懂,就算大帅不懂,小西行长也该懂。
所以麻总兵在第一时间,就迅速将所有情报发回鹤城山主营,请林大帅进行分析判断。
其实能做到这一点,就已经比大多数贪图功劳的将领靠谱了。
------------
敌军太稳健了
麻总兵率领本部兵马去西边“打援”的时候,林天帅正在美滋滋的数人头和缴获。
在攻克岛山城三之丸时,俘虏了大量倭寇,现在清点完了,俘虏总人数是四千一百零六。
在林天帅眼里,这些俘虏身上都散发着铜钱的味道。
他生怕俘虏想不开,造成什么经济损失,又特意派了小西行长和沈惟敬去仔细安抚。
以后就用朝鲜义兵看管俘虏,再用缴获的粮食喂养俘虏,实现低成本良性循环。
等到小西行长安抚俘虏回来,禀报了情况后,又说:“当前这个局面,在下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。”
“你还想干什么?”林天帅疑惑的问。
小西行长说:“天帅可以委派在下去劝降剩余的岛山城守军。”
“大可不必!”林天帅立刻拒绝了,“现在不需要他们投降!万万不可逼迫太急,让他们坚守着!”
小西行长迷惑不已,这又是什么思路?
对于己方的战略思路,林天帅当然不会全盘告知小西行长。
从蔚山到倭寇大本营釜山之间,距离也就一百多里。如果太早拿下蔚山,把釜山倭寇吓得从海上跑了怎么办?
林天帅正在和小西行长扯犊子时,忽然接到了麻贵传来的情报,以及两个家纹图案。
林天帅心里有所猜测,但为了确定,又转头询问小西行长。
小西行长答道:“圆圈十字是岛津家,圆圈三叶应当是德川家的!”
岛津家和小西行长领地同在九州,德川家又是倭国第一大名,所以小西行长肯定都能认出这两家的家纹。
作为一个穿越者,林天帅大为震惊,怎么德川阵容出现了?难道德川家康也来到了朝鲜?
如果是这样,那历史可就彻底扭曲了。毕竟原本历史上,德川家康最终地位相当于是倭国国王。
小西行长也很吃惊,想了想后分析道:“看来去年加藤清正兵团被全歼后,太阁就决意准备增兵了,并且选中了德川家!
准备到今年春天,也就差不多能到朝鲜了。
当初听到浅野幸长出现在岛山曾,我就猜测已经有新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