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回学校前,江芜让楚弋不要跟着她,这样说是因为直觉,总觉得自己前脚刚到学校,楚弋后脚就会跟来。
&esp;&esp;他点头答应,说自己过两天也要回英国了,答应得很爽快,看起来又鬼灵精怪的,恍惚间江芜觉得楚弋还是以前那个样,当时还感慨他的好心态。
&esp;&esp;回到学校后江芜就进入了学习状态,直到三天后在桌上看见一封信,室友说是有人拜托拿来的,好像是其他学院的,不认识,最后还激动问道,“是不是情书啊?快看看。”
&esp;&esp;情书,她觉得不像,当下很少有人再用这种方式表达情感了。
&esp;&esp;坐下后手指捻起信封,信封是厚重的牛皮纸,上面没有任何署名,只在右下角用钢笔勾勒了一只简笔画的小狗,尾巴翘得老高,不用想也知道是谁了。
&esp;&esp;里面有两张信纸,一张只有几段话,意思就是楚弋因为要从京市中转回英国,只是刚好时间跨度有点大,所以中途来她的学校看看。
&esp;&esp;另一张是楚弋对学校附近几家餐馆的评价,有好有坏,具体到哪一道菜好吃或是味道不行,例如:“北门那家砂锅粥火候最好,虾仁鲜甜,但炒牛河不要点,油得发腻。”
&esp;&esp;“南街西餐店的牛排,酥皮确实不错,但配的蘑菇酱味道太重,抢了肉香,不过也值得一试。”
&esp;&esp;江芜看着这略带张扬的字迹,轻蹙眉头,又觉得好笑,最后在这份“美食点评”里看到最后一行字,“其实我是想来你的学校看看,如果碰巧的话也可以再看看你,但是很不碰巧,我没有见到你。”后面还括号了一行字,“你别多想,我可没有一直蹲守在校门口。”
&esp;&esp;江芜看着那行欲盖弥彰的补充,好像能看见楚弋写下这话时,故作镇定却又耳根发红的别扭模样。
&esp;&esp;她把信收进书桌里,这时候室友上前,问,“情书?”
&esp;&esp;江芜思考了一秒摇头,“美食攻略。”
&esp;&esp;“啥?”
&esp;&esp;第二天从实验室出来,楚弋发来一条消息,“到曼彻斯特了,吃的第一顿饭还不如那碗炸酱面。”
&esp;&esp;江芜记得,他评价那碗炸酱面口感拉胯,味蕾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,不建议吃。她下意识猜,那这顿饭得有多难吃。
&esp;&esp;接下来的时间,楚弋并没有什么消息轰炸,只是恰到好处的给她分享自己的生活,有时是几张随手拍的风景,可以看见曼城的天空总是阴沉,还有图书馆窗外一棵叶子快掉光的老树。
&esp;&esp;有时是课堂照,桌面是摊开的厚重课本,白板写满了英文,有时是书上一个被他画了哭脸的难懂题目。
&esp;&esp;楚弋没有刻意找话题,也没有焦急的等待回应,只是这样自然而然地,将自己生活的一角,轻轻推到了她的眼前。
&esp;&esp;江芜偶尔会回复一个简单的表情,更多时候只是静静看着,这些隔着时差抵达的讯息,像散落的拼图一样,在她脑海里,一点点拼凑出楚弋的日常,他有时会问,江芜也会拍给他看自己在做什么,总之,好像已经习惯了这种安静的分享。
&esp;&esp;楚弋说的正当是这样吗,她没有认真谈过恋爱,但看室友和她男朋友相处日常好像就……差不多,因为是一个学校所以经常一起吃饭参加活动,晚上在宿舍打电话分享日常,好像都是这样。
&esp;&esp;那楚弋现在是自己默认了和她已经在一起了还是像朋友那样,他这算追人?
&esp;&esp;楚弋每天都会发信息,不多,最少也就两条,江芜看见了就回,忙起来就搁着,他也从不会追问,这种没有明确的身份界定,也没有迫切的索取,一切都透着一种模糊的……试探般的,总之,这样的相处方式……挺神奇的。
&esp;&esp;年末的时候,楚弋回国了,航班依旧落在京市,他特意把时间选在周末,一下飞机就发消息约她吃饭。想起这几个月来,两人好像在手机上更亲近了不少,江芜也就没拒绝。
&esp;&esp;饭馆是楚弋挑的,挑了他评分最高那家,吃饭期间特意问起她来没来过。
&esp;&esp;“当然,我大一就知道这家好吃。”
&esp;&esp;“那咱俩还挺心有灵犀。”
&esp;&esp;他还挺会哄自己。
&esp;&esp;吃完楚弋送她回学校,在校门口将手里的纸袋递给她,“其实我每天话都很多,天气变了我都想和你说,但是我知道你自己的事情也很多,所以我就写出来了。”
&esp;&esp;
精彩书屋